在TFT显示屏的参数中,通常有一项颜色深度65K色,262K色,16.7M色这些不同的参数,这三个数字分别代表什么呢。
在进一步了解色彩深度之前,我们先来说一下什么是“位(Bit)”。目前,计算机是以二进制的方式处理和存储信息的,因此任何信息进入计算机后都会变成1和0不同位数的组合,色彩也是如此表达。

1位的色彩深度,在计算机中只能显示0或1,所以能够展现的色彩信息只有两种白色或黑色。当我们将色彩深度提升到2位时,将出现:00、01、10、11,4(2^2)种组合方式,从而产生了相对简单的黑白灰关系。色彩深度达到3位时,将带来8(2^3)种不同的组合方式:000、001、010、011、100、101、110 和 111,黑白灰的过渡将变得更加细致。由此可见,每一次位数的增加,组合方式都会带来翻倍式的上涨。
下面把「65K 色」「262K 色」「16.7M 色」一次讲清楚(它们都是色深/色彩数量的说法,不是分辨率,也不是色域):
常见叫法 | 每个颜色通道位数(R/G/B) | 每像素总位数 | 可显示颜色数 | 常见数据格式 |
65K 色 | 5/6/5 位(R5 G6 B5) | 16-bit | 2¹⁶ = 65,536 | RGB565 |
262K 色 | 6/6/6 位(R6 G6 B6) | 18-bit | 2¹⁸ = 262,144 | RGB666 |
16.7M 色 | 8/8/8 位(R8 G8 B8) | 24-bit | 2²⁴ = 16,777,216 | RGB888 |
之所以绿色多 1 位:人眼对绿色更敏感,历史上就常用 R5G6B5 作为 16 位像素格式。“16.7M 色”常写作 “16.7M” 或 “16M”,严格值是 16,777,216。
渐变/肤色/天空等细腻过渡:位深越高,色带(banding)越少,过渡更平滑。UI/图标/文字为主,色块明显:65K 与 262K/16.7M 视觉差距不大。照片/视频/医疗影像/车载摄像:更建议 16.7M(最好真 8-bit)。
当8/16位深度时,单个原始颜色(R/G/B)最大只能表示为(0~2^3)/(0~2^6),无法满足(0-0xf)的范围,所以显示的颜色范围有限。
当24位深度时,使用24bit显示一个像素点,由8bit Red 8bit Green 8bit Blue组合颜色而成,每一个原始颜色(R/GIB)都可以完全显示(0~0xff),所以24位及以上,我们就叫做真彩色。
当32位深度时,与24位相同,可以显示所有的颜色,同时多了一个透明度值。